第36章護士
去往北鬥星天鵝座的路上,鐘山把自己說給何寬聽。
1931年從塘沽上岸住北平的文津街。
北平那會先後是特彆市、院管市,屬中華民國行政院管,當時的院長恰好是蔣中正先生。
等待1931年4月8日在南京成立的中英庚款董事會的提供幫助期間,鐘山是在看書中渡過的。
那年,BJ圖書館新樓建成,收入藏在承德文津閣裡的《四庫全書》,相信開卷有益行醫,立誌博覽群醫書,
文津街的方位,西安門大街,東為金鼇玉蝀橋,南為西苑福華門,北為陽澤門,門內傍北海。
癡迷其中樂趣的鐘山選擇居住圖書館最近的民居。
一行五人租個小院。
日子倒悠閒自在。
過段時間,中間人牽線搭橋,五人中浙江湖州話講得最好的鐘山赴南京,托辭浙江老鄉或AH老鄉,先後請托朱家驊先生、杭立武先生幫忙,將鐘山一行五人悉數安排到留日中國學生出生的曹汝霖擔任名譽院長的一間北平慈善醫院。
是從護士開始做起的。
院方的觀點,護士做不好,醫生更不必做。
那年,四處發大水,難民無數,到醫院求醫問診的不少,整天叫“護士”的聲音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幾乎所有護士都在腳不沾地的奔忙。
五人發狠,不叫人看扁,拚命努力,凡有叫“護士”,總會應聲而往。
一天到晚的“護士”,整個人都出現幻聽,冇有人叫,也會聽見“護士”。
護士好辛苦。
(本章完)